唐宋明三代贴塑鱼瓷器标本考析 |
---|
发布时间:2018-08-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486 |
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唐三彩吸取了国画、雕塑、建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元代青釉露胎堆塑月影梅纹葵口盘 |
发布时间:2018-08-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394 |
此件龙泉窑梅花盘是元代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此盘在整体造型上布局合理匀称,装饰纹样线条优雅,其精湛的工艺和超凡的艺术效果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也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器型多变的青花瓷 |
发布时间:2018-08-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410 |
器型多变的青花瓷,是从某个品种稍加一些改造或者修饰,又出现另一个新的品种。《收藏界》2006年第10期,湖北耿志潮老师关于《对元青花存世量的几点看法》通过三件不相同的葫芦瓶(两件为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宋代紫定葫芦瓶赏析 |
发布时间:2018-08-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110 |
宋代紫定瓷器,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身手不凡的制瓷工匠在釉浆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锰、铜或其他金属的氧化物,烧制出偏红紫色的紫定瓷器。定窑虽被后人归类于民窑,但定窑的精品为选送皇家的贡瓷,成为御用瓷器。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相约草原,情系赤峰,散翁看天下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 作者:王志安 阅读:4378 |
地处赤峰市内的克什可腾旗的石阵,很有点鬼斧神工之态。石山像大自然烙成的千层饼一样叠压在一起,却又被数亿年的风雨切割和时间的魔变,把一个个千层饼山岩变成四周悬空的突兀向天而立的怪石山岩,像大鹏鳥,像英雄人,像战船风帆,像奔腾野马。人有多丰富的想象,就会有多奇妙的景物。这些石阵奇岩是在1.8亿年之前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奇观。 |
散翁看天下,赤峰达里湖之夏游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 作者:王志安 阅读:3867 |
今天一早,在赤峰享用丰盛的早餐之后,两辆越野车,载着我们一行十人从赤峰市府出发,穿越四百公里草原之路,来到了贡格尔草原的达里诺尔湖畔,其实这里还在赤峰市之内,我国内蒙的一个赤峰市,竟比整个英国面积还大。 |
散翁看天下,看看朝阳沟,体察朋友情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 作者:王志安 阅读:3911 |
特别是青年时期烙入记忆的朝阳沟,至今还有一些神秘的向往。对于我一个好旅游好寻趣,用散翁之眼看天下的人来说,哪有不去亲临观察和体验之理。 |
器型多变的青花瓷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367 |
器型多变的青花瓷,是从某个品种稍加一些改造或者修饰,又出现另一个新的品种。《收藏界》2006年第10期,湖北耿志潮老师关于《对元青花存世量的几点看法》通过三件不相同的葫芦瓶(两件为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另一件是新加坡青华苑藏)的摆设图,就能看到在一般葫芦瓶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即可变成多个品种,因此,也使人们得到相应的启发。“螭耳瓶”就是对玉壶春的改造的结果,并且还会有创新,增添了两个特色,一是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弘治鸡油黄瓷器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516 |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和黄釉青花器,堪称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颜色釉品种。 我国传统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颜色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多有烧造,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雕塑艺术品的市场前景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422 |
如果光从艺术形式来看,雕塑作品应该是最有弹性的一种艺术了,毕竟艺术品的种类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件雕塑作品都能够在艺术家的手中随意的变换体积尺寸和材质。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元代青釉露胎堆塑月影梅纹葵口盘 |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537 |
此件龙泉窑梅花盘是元代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此盘在整体造型上布局合理匀称,装饰纹样线条优雅,其精湛的工艺和超凡的艺术效果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也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古朴雅拙的清代紫砂“暖砚” |
发布时间:2018-07-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979 |
暖砚,是古人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冻,而特制的一种有保温功能的砚台。在天寒地冻的季节,砚台磨墨以后,就会结一层薄冰,用笔去舔墨,笔和墨因冻结也会粘在一起,字就写不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暖砚。暖砚始于何时,尚考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告诉我们,唐宋时就有了,现今所见多为明清之物。笔者要介绍的这件器物,就是一件清代紫砂“暖砚”。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大同出土的北魏动物陶塑 |
发布时间:2018-07-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180 |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山西大同不断有北魏遗址、窖藏和墓葬被发现,出土了大量反映这个时期文化的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石雕柱础、波斯银盘、鎏金高足杯和玻璃碗等,充分反映了北魏王朝汉化和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繁荣程度。但真正能够深层次反映这个时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则是大量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本文选介的这几件陶狗、陶猪、陶羊就是其中的一类代表性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彩陶将在北京展出 |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 作者: 阅读:2934 |
最近北京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馆长席文韬和展览部主任孟巳巽专程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考查马家窑文化。先后到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和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参观感受,他们看到博物馆中展出的内涵丰厚广博,纹饰绚丽奇异,造型精美多姿的一大批远古艺术珍品时,便为之感动惊叹。马家窑文化是其所见到的远古艺术中最神秘辉煌而无比灿烂的人类远古文化源头,他们和一同来参观的吉林大学教授,文字学专家支那先生共同认为马家窑文化是人类文明源头中的远古文化瑰宝。 |
最近北京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馆长席文韬和展览部主任孟巳巽专程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考查马家窑文化先后到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和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参观感受他们看到博物馆中展出的内涵丰厚广博纹饰绚丽奇异造型精美多姿的一大批远古艺术珍品时便为之感动惊叹 |
北朝安阳窑青釉覆莲夹梁盖罐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804 |
青釉夹梁盖罐在我国陶瓷家族中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而青釉覆莲夹梁盖罐更是罕见,至目前发现的仅河南安阳窑等少数窑口,且该窑口所涉品种、窑口的历史等还需进一步发掘和探求。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清代景德镇窑带托盖碗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704 |
清代饮茶风尚与明代无异,饮茶主要用盏、壶之类,除此之外,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盖碗出现于康熙时期,到中晚期出现了盖碗加茶托的“三件套”。盖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到防尘作用;其二是防烫手,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清代景德镇窑大量生产带托盖碗,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单色釉等。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356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浑如一体。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文物鉴定专家孙大为谈西北陶器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03 |
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柳永、苏轼好有一比:一如十七八岁的女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如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如将瓷器与陶器作此一比,不知合适与否。没有瓷器的晶莹、细巧,陶器显得朴拙、天真,却也别有一番可爱。年轻的文物鉴定家孙大为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陶瓷装饰中堆塑技法的工艺特征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196 |
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彩陶艺术 |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作者: 阅读:1462 |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天神女娲用黄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甚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上,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 |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