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会长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长专栏 > 诗词散文

我的老伴•3

2015.5.20

监狱的四年岁月,一晃就过了,我正聚精会神于炼狱禅静般的进修之中,我的老伴和家人已在监狱大门口等待接我回家,我的刑期满了。回到家中,和我想到的情况一样,社会的复杂,生活的压力,人情的纷挠一齐将我泡入无处不在的庸碌中。哪里还有 “监狱的大墙挡定了一切干挠,有充裕时间看书写字。”那种禅静的生活。要求平反冤案的迫切心理,又使我花去了半年的时间奔波申诉,由于原判法院院长还在位,结果一无所获,反而使我经济陷于困境。我只得面对生活,决定先赚钱解决生活问题,再解决平反雪冤的问题。

一九八七年八月,我在甘肃省临洮县北大街开张了临宝斋书画社,摆出过去剩余的笔墨纸砚和书画材料,开画廊兼作销售玻璃业务。第一年赚了一万,第二年赚了两万,第三年赚了四万,每年收入都翻一番,到第七年赚了六十四万(当时县城一亩土地才五千元,现在一亩一百七十万元,可见当时的六十多万是多么值钱)。九四年我被政府誉为全县致富能人,披红戴花上了表彰大会。过春节我写了一副对联:”昔日贩木柴定为投投倒把,今朝倒玻璃誉为致富能人。”横披:都是需要。这幅对联还被当时的地委副书记刘生儒抄到他的笔记本上了。

随着发展,我将临宝斋书画社更名为临宝斋文化商务总社。并把妻子从农村接回城市,我要兑现我的诺言,为妻子创造幸福,不能再让她在农村受苦。

妻子到商社之后,当金柜保管员,她工作认真,人又和气,和大家相处很融洽。工作一顺心,身体也富态了,皮肤也白净了,穿的衣服也时髦了。她不仅在工作技能上有了变化,而且在体形和气质上也有了明显变化,我很高兴。

1996年我创立了临洮县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我就兼顾商社的经营管理和研究会的文化研究,做两边的事。2003年,我又创立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此后我的工作的重点完全转入研究会,既研究文化,又从事我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商社的亊情交给孩子们去管,我基本不插手。

随着我对马家窑文化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对马家窑彩陶上的纹释解读,便提出一个个原创性的研究观点。那些彩陶上曾经不为人知的天书一般的纹饰,被我一个个破译开来。一篇篇研究文章首先发表在我创刊的《马家窑文化源流》杂志上,然后被转载到《中国文物报》,《文汇报》、巜甘肃日报》,《文明》等报刊杂志上。比如”卍符号产生于太阳崇拜”,”蛙是中国龙的原形之一”,”锯齿纹是古羌人对山的崇拜”、”四圈纹是先民对土地崇拜的表达》等文章通常会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的极大关注。央视十套节目《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神祕的中国彩陶》六集电视片,我在其中作了主讲,讲述了我的研究成果。天下收藏等电视栏目多次播出我解读马家窑文化和介绍我个人的书画艺术的节目。我的知名度在全国同行和收藏界,学术界不断提升起来。

时间有神奇的力量,有些事在有些时候,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无法取得突破,你就得搁置一下。说不定时间会为你扫除一切障碍。发生在我身上的错案就是时间推移才得到平反纠正的。

由于我创办的文化研究会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我二十六年前的投机倒把案也引起了定西市领导和司法界的关注。 我觉得时机已成熟,就写了一份申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很快作了批转,法院立即受理立案。经过深入调查取证,二00六年六月,定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下发了重新审判裁定书,裁定书撤消原判,宣告无罪。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冤案昭雪了,但这时我已年过花甲,恢复公职和补发工资,对我意义都不太大,但它表明了我国司法的进步,也证明我当时下海经商的行为不是犯法,而是先行。

这一平反使我身上不再留有罪影,因此,我老伴脸上也增加了光彩。这时有人建议我将当时强行制造冤错案的原法院院长张某狠狠修理一顿。但是我己不恨他了。我深刻地认识到,行成强行错判,是当时西北整个落后的环境造成的,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因此也就不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时代背景造成的责任。这时我非但不恨他,还心存感激。没有他的成全,我那能有今天的业绩,他逼我走出了一条留下清晰足迹的创业发展之路,并把我推向马家窑文化研究领头人物的地步。于是我和老伴到定西去找张某老院长,不是修理他,而是备了一份厚礼,特去感谢她,看望他。但想不到他已与世长辞了,留下一个长长的遗憾。

二00六年八月,记者王长华写了一篇报告文学《霜重色愈浓》,副标题为“祝贺王志安艺术生涯五十年”,分九版刊登在《定西日报》上,全面报导了我的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人生之路。自此之后,我便更加专注于研究、传播马家窑文化和执着于书画创作。我写了一首诗:

贫有何贱富何骄,

独善兼济品自高。

如今出入天上走,

要让玉帝也懂陶。

我到全国许多地方去参加学术研讨和考查活动,也频繁参与书画交流和创作活动。这时我又给自己刻了一方印章一一“五湖散翁”,标志着出游五湖四海便成为我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老伴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每当我预备出行肘,她便为我准备行装,她伴我从黄土高原上空飞过雪域天路到达拉薩。再从贡戛起飞,在湛兰得出奇的西藏天空,掠过白云飞向成都双流,时而从首都繁忙的机场起飞,逆地球自转而飞,一直飞到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地莫斯科,时而 从天上看着群山如彩画的新疆上空,途径多省直飞海南島。

我和老伴在天上飞来飞去,似乎真是”在天常作比翼鸟”,不过我们坐在长着银翼的大鸟中,大鸟们在天上比翼,姑且也算作我们比翼把。这十多年来,我们飞经了祖国南北的千山万水,游历了美丽中国的五湖四海。每到一地,我讲说马家窑文化时,她便发送书籍资料。我挥毫泼墨时,她便铺纸铃印。每上招待宴会,我、总要向宾朋们介绍:这位是我的领导。经我这么一介绍,许多男士也学我介绍他的太太,给宴会频添了恢諧的气氛,给老伴增添了脸上的光彩。

在外时间长了,老伴在全国也结识了不少女性朋友,她们在一起自然有她们的语言,这种语言也熏陶着她。也是近朱者赤的原因吧,我的老伴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她竟然在我作书作画时,指点起我的书画作品来,说的还竟然很有道理,有时我不得不听听她的意见。我的老伴不是美人,也不是才人,更不是名人。她是最普通的东方妇女,但她却是伴我风雨无阻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忠实伴侶,年青夫妻老来伴,就像一壶涼水浸泡的清茶,时间越长,味道越浓。我的优点和长处或许她没有,而她的很多优点,我也没有。好就好在我们是互补关系。

我们在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中,互相搀扶,战胜了迎面击打的狂风巨浪,我们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牵手支持,紧骑着飞速奔驰的时光骏马。我们的生活虽没有改造世界的惊天动地,但我们的岁月却表现出适应时代的从容优雅。在岁月以天工之手不断化妆我们淳朴的身姿,使我们的容颜越来愈挂满沧桑的印痕时,我们也用岁月的宝石不断镶钳情感的项链,使伴侶的色彩充满瑰丽。有句名言说得好:最美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最适合的必定是最美的,这句话是朴素的真理。我用这句话作这篇文章的结尾。并以此文作为心礼赠给与疾病作斗争的老伴。愿老伴早日康复,重拥健康。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