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对外交流

马家窑彩陶博物馆讲解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参观,本博物馆是2003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注册的全国首家非国有马家窑彩陶文化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在对外展出中,没有沿用传统的单纯文物展出的方式,而是以王志安先生几十年潜心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成果为基础,进行综合文化展出的彩陶博物馆。该馆现有藏品有2000多件,展出的精品彩陶有400多件。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以该馆为基地,在2006年拍摄了《神秘的中国彩陶》六集电视片 ,并介绍了该馆的研究成果。该馆已成为临洮县对外宣传文化的一张名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马家窑彩陶经过5000多年的地下沉睡,今天,她神采奕奕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与我们对话与我们交流,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文化盛宴。

在马家窑彩陶发现之后,面对彩陶上那诡异的纹饰,人们不知道先民究竟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似乎这一个个彩陶就是一部部神秘的无字天书。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和他的研究团队,终于为我们破解了马家窑彩陶上的一个个远古密码,揭开了它的一层层神秘面纱。

接下来将由我陪伴大家借助这些珍贵的文物,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先民生活的时代里,去解读那早已远去了的远古时代,去感受我们华夏民族文化从产生、奠基、形成,到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辉煌的艰难历程。

马家窑文化出现于距今5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大地湾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主要有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以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以及湟水流域一带。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家窑彩陶展示的神秘的远古世界。

首先看到的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器型多以瓶、罐为主,多画有工整的黑色线条,描画水波纹、大漩涡纹等纹饰,说明这是一个水崇拜的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大多还是以渔、猎为生,从画面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有两种生活场景。一种是在和熙的阳光下男人狩猎,女人制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另一种就是无情的滔滔大洪水来临,大水吞噬了亲人的生命,毁坏了家园。悲痛过后,活下来的人们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青蛙能够在大水过后安然无恙。青蛙不仅比人类多了一种生存能力,而且,它还有着非常强大的生殖能力。慢慢的被视为一种神灵。

大家请看这件彩陶盆,盆中用工笔画的形式画着一只硕大的蛙,大大的眼睛,挥舞着四肢,蛙的周围画着许多水的波浪纹,这不就是,先民们想让这个蛙神灵来抵挡滔滔洪水巨浪,保护人类生命和家园的平安吗?

马家窑文化时期正是三皇五帝时代,女蛙、伏羲作为人文始祖的化身和精神图腾崇拜。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里,我们无法得知女娲和蛙,是否是谐音,也不知在庙底沟类型,彩陶瓶上画的蜥蜴的蜥和伏羲是否是谐音。但是,蛙、蜥都是两栖生物。那么伏羲和女娲到底是真有其人,还是一个综合崇拜的偶像?我们从对女娲、伏羲画成的蛇身人面的造像中,可以得知,女娲、伏羲就是,先民们经过生物崇拜后形成的综合性人文始祖的化身。

接下来看到的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半山类型距今年代4500左右,是以甘肃临夏州广河县半山村命名的。这几件彩陶,器型的特点是,最大直径落在了腹部,色彩出现了黑红两彩。这个彩陶上的大漩涡纹中,画着四个黑彩人物,迈开大步走在田地间,身上的飞羽随风飘起,她伸开手臂,张开五指 播撒种子,播撒出去的种子随风飞舞。这说明,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农耕文明开始出现了,农耕文明的出现,先民们逐步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先民们的崇拜思想发生了转变。从对水的崇拜逐渐转向了对土地的崇拜;请看这副图;有两排半山类型的彩陶,最上边彩陶的漩涡纹中心点画的很小,越到下边中间的圆圈画的越大,最后变成了四大圈纹。逐渐变大的中心圆圈中,画上了大小方格等纹饰。经过研究之后我们得知,圆圈中间的方块就是先民们表达的田地。这张图揭示了从水崇拜逐渐向土地崇拜演变的发展过程。

有了耕地,先民们就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是先民们生活的变化,还有她们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请看这件马厂类型彩陶,对应的两面画着太阳鸟,而另两面画着女阴纹,先民们把阴阳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哲学思维。201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李曙华导师,来马家窑彩陶馆参观后说;她认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源头肯定在史前就已经产生,但她苦于拿不出证据。看了这件彩陶后并听了王会长的解读之后,她非常激动的说在马家窑彩陶给了我一个确切的了答案。中国的原始哲学思维于史前已经产生。

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家解读锯齿纹的含义,当年安特生在看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上有大量的锯齿纹出现,他说这是丧纹,认为是陪葬品,所以画上了丧纹。但经过王志安会长长时间的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与安特生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说,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都是陪葬品,为什么它们都没有锯齿纹呢?说明锯齿纹并不是丧纹。实际上锯齿纹是先民们对山的崇拜,这是古羌人的一种普遍崇拜行为。从彩陶瓶口的大三角纹,到瓶身的大小排列三角纹,最后变成锯齿纹,既是对山的崇拜,又有防治水患的理念。这样锯齿纹真正的含义得到了确切的解读。

马厂类型,马厂类型是以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垣命名的。距今大概4300年左右,陶器上图案的特点是:继承了半山类型的四圈纹,但是,四圈纹的黑线条中,没有锯齿纹,纹饰以蛙纹和变形的蛙纹为主。我们的先民们在享受农耕文明带来的丰收喜悦的同时,水灾一直伴随着她们,接二连三的水患,严重破坏了先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战胜水患就成了当时社会的最大问题和最高呼声。所以这个时期彩陶上的蛙纹图案最多,有所变化的是蛙纹的腿部用以夸张的手法,画的很大很粗,在肘关节处和足部都画上指爪,所表现的就是能使驾驭水、战胜水,保护农田的强大功能。随着先民们期盼神灵战胜水的心愿加强,所绘的蛙神纹图案,也由最初的两层腿演变成三、四层腿、以强调蛙神战胜水患功能的增强,再增加,上下就没有空间了,于是聪明的先民们就把原来竖着画的蛙纹横过来画,这样空间就大了,就可以创造长有许多腿、爪,能腾空而起、驾驭万物、控制乾坤的神灵,这样多足龙的雏形就产生了。这是不是说明龙的雏形,是由蛙演进而来的呢?  于是王志安提出了他从蛙到龙的一家之说。而这一观点很快引起了全国学者的关注。

当时王志安观点,主流媒体新华社立即作了报道。2006年钱汉东参观博物馆之后,7月6日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的一篇《马家窑蛙纹——中华龙的起源》文章,2006年8月6日张明华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中华龙之我见》提出不同意见,与钱汉东商榷。随后王志安又写了一篇《也谈蛙神——中华龙的起源》文章,以大量的文图史实为证据,证实从蛙到龙一家之言的合理性,从此平息了争论。此后,从蛙到龙的观点也成为龙图腾产生的成因之一。

大家都知道,卍字符号是佛教的佛徽,希特勒也曾拿它做过纳粹的党徽,这个符号在远古的岩画和许多地方都出现过。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件马家窑彩陶上能找到答案。两面画着对称圆圈,圆圈中分别画着长满羽毛的鸟形动物。一只鸟双翅向上,展现的是腾空飞翔的样子,另一只鸟的双翅一支向上一只向下,呈现转轮的样子,显然示有个卍字符号的原始图形,这时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先民们认为天空中的太阳是一只巨大的鸟在天空中从东往西带动着太阳飞翔。这就是先民们对太阳崇拜的表达。我们不难理解卍字符号就有了光明、向上、永恒、热烈、福祉的含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听了讲解,我们回头再看看这一件件精美的彩陶,它们就不再是一件件静物,而是一个个与我们相见恨晚的朋友。是他们向我们诉说着远古的历史,向我们展示先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回望历史,我们应该为有他们这样勤劳智慧的先民而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更应该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自豪。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