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的彩陶世界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极为丰富灿烂,从农业萌发、陶器出现开始,直到青铜时代,无数史前文化在各地轮番登场,他们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它们都不断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工具探索和扬弃,最终如同小溪一般成为中华文明这片汪洋大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意外发现开启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历史,百年荏苒,数百处仰韶文化遗址被陆续发现。人们认识到,在距今7000-6000年前,在以关中、晋南、中原、华北为核心的广大土地上,仰韶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更远处的其他人群,极大地塑造了后来的中华文明。这个以彩陶闻名的古文化为我们贡献了5件“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均为陶器。

1978年11月,位于河南省临汝县东的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11座瓮棺葬,瓮棺是将死者尸体置人大陶罐中下葬的葬俗,以瓮为棺,因而得名。这11座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瓮棺尤为引人注目,瓮棺材质为夹砂红陶,体形硕大,罐为上大下小的直筒型。在罐体上,以黑、白彩描绘着这样的画面:一只白鹳瞪大眼睛,傲然挺立,精神振奋,在其喙端叼着一条小鱼;在鹳鱼图的右侧,绘制了一把石斧,斧身以绳索固定在斧柄上,在斧柄下部还缠裹有纺织品,可能用于保护手心。这幅图占据了罐身约1/3的面积,显然是整只陶罐的主题。由于同时出土的其他陶罐上并没有类似的图画,因此学者普遍相信这只陶罐及这幅图画意义不凡。有学者认为,图画中的鹳与鱼分别是两个不同氏族的图腾,在氏族冲突中,鹳衔鱼图象征着鹳氏族战胜了鱼氏族,而斧则是我国传统的权力象征,因此鹳鱼石斧图可能代表着瓮棺中死者生前的高贵身份--他是鹳氏族的酋长生前率领部下战胜了鱼氏族,可略备一说。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年代约为5000年前,创造它的是仰韶文化的地方变体“阎村类型”,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图画,其精湛的绘画技艺、生动的图画内容表明,在中华文明的肇始期,先民们已经开始了最早的美术探索,拉开了中国辉煌绘画史的序幕。

考古发掘往往长于呈现古人的物质生活,而拙于深人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无文字的时代更是如此。考古工作者只能通过器物用途、形态等特征推测其承载的精神内涵,对彩陶人面鱼纹盆的解读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位于西安市浐灞区的半坡遗址因出土了极为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而闻名中外,遗址中出土不少带有人面鱼纹的陶盆,其中最负盛名的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占据17件新石器时代“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的一席。陶盆材质为红陶,盆底以黑彩绘制图案,图案主体为简单线条勾勒的鱼和人面图形,人面闭目,头戴尖顶冠,人面两侧又对称绘有小鱼,两个大鱼图案与两个人面图案两两对称,带来了独特的秩序之美,堪称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精品。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陶盆并非日常用品,陶盆多扣于陶瓮之上,陶瓮中又常常收敛了儿童的尸骨,显然陶盆是一套儿童瓮棺的一部分。这些儿童瓮棺又并非发现于半坡古村落的公共墓地中,而是发现在人们居住的房址周边。由此观之,陶盆中的人面鱼纹应当与生死观念相关。

有不少学者认为,半坡先民相信,人死之后魂魄会化为水中游鱼,而鱼又会再转生为人,如《淮南子》说:“后稷垄在建木西,其人死即复苏,其半为鱼。”正是这种古老信仰的孑遗。半坡遗址所处的仰韶文化早期,农业仍外干起步阶段照幼儿天折率较高,可以猜想,出身于半坡遗址的年轻父母为表达对夭折幼子的爱,将他们的尸骨埋葬在自己的房子周围,象征与亡子生死不离,而盆腹内的人面鱼纹图案,则寄托着父母望亡子转生顺利的期盼。小小陶盆,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近7000年前的仰韶先民高超的美学造诣,也让我们一窥那个年代的信仰传统与千载不变的父母之爱。

如果要评选中国最可爱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一定是夺冠的热门“人选”。顾名思义,这是一只被塑造为鹰形的陶鼎,鼎高35.8厘米,口径为23.3厘米,整体为鹰形,鹰头逼真,喙部锋利弯曲,双眼炯炯有神;鹰背部为鼎口,双翅紧贴身体两侧,双足粗壮,与落于地面的尾部共同构成了支撑鼎站立的三足。这只陶鼎造型精致、器体浑圆、通体磨光,不仅展现出精湛的工艺,也体现了制作者高超的审美情趣,在制陶技术发达的仰韶时代也是一件罕见的珍品。

陶鹰鼎的发现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57年,农民殷思义在自家田地中劳作,偶然在土中发现这件鹰形陶器,殷思义并没有意识到这只陶器的价值,只是将其挖出带回家,随手当作养鸡的鸡食盆。一年之后,泉护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开始,考古工作者们在发掘的同时,也在当地宣传文物保护法,受到教育的殷思义主动将家里的鸡食盆上交,这件国宝才终于走人人们的视野。

陶鹰鼎出土于著名的陕西泉护村遗址,该遗址由仰韶庙底沟类型延续至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绝对时间约为5500年前。此时正是仰韶文化的鼎盛时期,带有独特花朵纹的庙底沟风格彩陶走出关中平原,成为同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族群,在山东半岛、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甚至在国境之外的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都曾经出土过庙底沟风格的彩陶。或许正是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为陶鹰鼎这样难得的艺术珍品提供了最佳的表演舞台。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的彩陶人形双系瓶1973年出土于著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陶瓶由红陶制成,长颈、鼓腹、平底,器身规整,在瓶口处衣师有一张人且,九昌有晰,嘴带笑,额前留有刘海,形象逼真。从瓶身两侧的残迹来看,陶瓶原本装有环形的双耳,可惜在出土时已经损坏遗失。如果将装饰人面的瓶口处作为人头,那么环形双耳似乎可以看成这个人叉在腰上的双手,整个是一个抽象的人形,颇具趣味。在瓶身上,以黑彩绘制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著名的花瓣纹饰,更为整件陶瓶增添了美感。

出土陶瓶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大地湾文化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成为后来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进人仰韶时代之后,愈发发达的农业生产让这里的人口增多,社会复杂性显著增加。在大地湾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就曾经找到过大型公共建筑,推测是用于部落祭祀或者结盟议事。

彩陶人形双系瓶的出现是大地湾先民美学探索的结果,在仰韶时代之后,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延续至当地新兴的马家窑文化之中,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的北首岭,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墓葬中发现2件形制特殊的陶器。陶器器型近壶,直口、短颈,器身矮而宽,两头尖,并向上翘起,形似小船,颈旁有对称的双耳,在船形壶腹部中间部分,装饰有以黑彩绘成的网纹,整件器物规整精美。

这件彩陶网纹船形壶在问世之后,就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认为陶壶的造型就是模仿小船在北首岭遗址旁金陵河潺潺而过,可以推测在5000多年前,金陵河岸台地土壤肥沃、水量充沛,住在此处的先民靠水吃水,已经开始建造原始的渔船,用渔网捕鱼谋生。与船形壶同出于该遗址的细颈陶瓶上,还发现了水鸟捕鱼的画面,侧面证明了在仰韶时代金陵河两岸曾是生态环境优越、鱼类资源丰富的“关中江南”。

五件出自仰韶文化不同分支的陶器,为我们勾勒了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腹地的图景,在这个时代,虽然农业、手工业仍待成长,人类聚落的规模依然不大,但是人们依然利用手中仅有的工具和技术,将自己的审美、信仰和期盼融人了千千万万件陶器,创造了一个属于彩陶的时代。其中一些元素更是渗透进文化血脉之中,在后来龙山时代、夏商时代仍生生不息。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百家号) 作者(一块馕)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