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文化风帆开人生新程(三)

2025年04月21日 王志安
【按语】1996——2016,作者的人生扁舟驶入文化瀚海,与马家窑结缘,倾心于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探寻中华文明源头,以更大的视野洞察人类文明的演进,关注社会发展与文明变迁。作者沿着马家窑彩陶的神秘纹饰,走进远古天地,走向世界彩陶文化髙地,这时候真正发现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原始最重要的远古根系,我的情感和命运融入到人类文明变迁的丰富和深沉厚的体验之中。这些在文化中跌宕起伏的生命之旅,记录了一个人怎样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和生命价值,也看到了令五湖散翁痴迷和狂热的马家窑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发出的史前璀璨之光和埋藏在历史深处的神奇艺术根系。
      
      自从在河南参加李丁陇书画研究院成立活动后,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文化和艺术的热情,加快了 筹备成立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的步伐。为了让研究会在研究专业领域走上正轨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决定聘请三位文化和学术顾问。第一位是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张朋川先生,当时他负责博物馆的田园考古工作,著述出版了《中国彩陶图谱》一书,这本书成为我走进彩陶世界的入门书。他是当时研究彩陶和马家窑文化的权威性的专家。另一位是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念海先生,他主要研究中国长城,对远古文化亦有很高造诣。第三位是新华社陕西分社党组成员,主任记者,采编室副主任王得温先生,他是新闻工作界的翘楚,学养丰厚,人脉广泛,是临洮籍文化名人。

      在聘请张朋川顾问时,我亲自到省博物馆去送聘书,并向他请教。记得找到张教授时,他刚从野外进行田园考古工作后回到博物馆。我说明来意,他很高兴,我陪着他一路从博物馆向他的家中走去,边走边谈。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我也学过美术,便很亲近。谈到马家窑文化的话题,他很激动,他说:“安特生先生在临洮发现马家窑文化后,由于他看到马家窑彩陶过于精美,就错误地认为它不是远古文化,没有给它应有的远古文化地位。并把甘肃发现的彩陶都归并入最早出土于河南的仰韶文化中,这种归类方法影响非常大。直到夏鼐先生通过挖掘,才纠正了安特生的错误,确认了马家窑文化是极具甘肃特色的独立的一支远古文化。但非常遗憾的是,至今很多人还是依旧把马家窑文化归并入仰韶文化中。我们花了很大功夫纠正安特生造成的影响,到现在还是纠正不过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成立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好好进行深入研究,把马家窑文化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挖掘整理出来,把原来安特生造成的不恰当的影响纠正过来,让世界人民看到真正的马家窑文化。” 从此张朋川先生就成为我们研究会的重要文化顾问,他在为我的第一本学术著作《马家窑文化探源》写了前言。就是他从甘肃省博物馆调到苏州大学去工作,我们的学术研究联系一直没有中断。研究会在嘉峪关和北京主办的几次重要研讨会上,他都应邀参加,发表新的研究观点,他始终是我最敬重的学术顾问和有多样学术成就的师长。此后,研究会把马家窑文化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在聘请史念海先生作顾问时,我和副会长杨培林先生坐火车一同去西安送聘书。这次西安之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改革开放初期西安社会治安状况的混乱。1996年9月,我们从兰州出发,到西安出火车站时已经天麻麻亮了。火车站上买早点小吃的个体摊位一个接一个,我们在一个桌子上坐下,点了包子和鸡蛋汤总共花了八块八毛钱。但我们刚坐下时,小摊贩就先送上来五个小蝶,每个小碟里放着五六根萝卜条。我们觉得服务不错,还送小菜,就随便吃了。结果吃完早餐算账时,他们把每个小萝卜碟算了五十八元,光萝卜碟就290元。当时的290元就相当于现在的三五千元,我觉得这些人在欺诈客户,我说:“没要萝卜条啊!”他们马上呼啦一下围过来一大伙气势汹汹的人,一个恶狠狠的老头对我们说:“那你们屄馋的很吗?”,他们就这样合伙起来讹诈人。我发现遇到恶人了,就想掏了钱了事。但是带我们的当地导游挡住我,不让付钱。他开始打电话给西安市工商局领导:“喂!你是李局长吗?李叔你好!我是小马。刚带甘肃的几个重要客人下火车吃早点,就遭到了卖早点的摊贩欺诈了,情节恶劣,影响非常坏,你快过来看看,这地方成了欺诈顾客的宰客场了?” 电话里对方说什么听不清,然后他接着说:“你马上就过来啊!太好了!我们就在火车站小吃城”,然后他就告诉摊贩们,工商局李局长马上就到了,看今后你们还做不做生意了!”这时摊贩们一下紧张了,主动说:那就把豆浆包子钱付了,萝卜条就算送给客人。只收了我们八块八毛钱。我又多给了他们十元钱,算萝卜条钱。就这样我们撤离了现场,走出火车站。

       我好奇地问导游:“工商局长真的是你的叔叔吗?”导游笑了笑,狡黠地告诉我:“其实我根本不认识局长,也根本没有给局长打电话,就是吓唬他们。让他们听到后,造成精神压力,事情就好解决了。”原来西安还有这样聪明的导游,不负十三朝古都圣地之名。坏人让人惊诧,好人让人佩服。导游为我们的西安之行开了一个化惊为喜的好头。

      到西安后,我们先到了新华社陕西分社,找到了王得温先生,给他送去了文化顾问聘书。他住在新华社家属院内,对我们非常热情,领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拜见了史念海先生。史先生接到聘书后很高兴,他给我们讲到了去临洮考察长城的事,对临洮很熟悉,他对马家窑文化研究很支持,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承和弘扬讲了很深刻的道理,对我启发非常大。

      我们住在新华社陕西分社家属院中,每天联系看望专家,参观交流,跑来跑去都很忙,总得黑夜回来。到新华社家属院,中间要过两个小巷子。一天晚上回来,走到小巷子中间,为了确定一下是不是走错了,就问了一下对面过来的七八个小伙子。谁知他们却说:“错了!错了!跟我们走!” 我们便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们走起来,暴露了我们是外地人。走了十多米,突然从后边快步过来一个青年人,在我装有两块奇石的提包上用力碰了一下,然后躺倒在地,说他被我碰伤了。这明明是他来碰我,怎么说我碰他?突然三四个青年呼啦一下把我围在中间,要我道歉。我只得说了声对不起,他们中一个立即上来揪住我的衣领,气势汹汹地说:“光道歉不行,必须要赔偿,拿钱来!” 我立即感到今天晚上碰到坏人了。于是我镇定下来,反过来用手猛力抓住对方的衣领,让他动弹不得,那时我五十多岁,体力充沛,精神矍铄,很有气度,我大声呵斥他们:“你知道我是谁?唵!”一声比一声强硬,连续不断地问他们。这时,对方有些胆怯了,抓住我衣领的手开始松动了。我继续大声呵斥 :“我就是专门收拾你们这些混混坏蛋的!” 我的声音强大洪亮,态度强硬,我就是要让他们感到我并不是一般人,让他们猜想,可能是来整顿治安的领导。这时路旁有个烙烧饼的老年妇女大声喊道 :“这些吃白面的,你们还不赶快走开!”  听到老人喊叫,这一伙混混青年便一溜烟地散开了,我没有想清楚这个老妇人和这些混混到底是什么关系。说不定这些混中有他管不住的孙孙之类的人,但估计他们并不是一伙的。青年散开之后,我才发现杨培林先生已被这些混混青年们压倒在地上搜身,浑身上下已经被打得满脸满身是土。幸亏我机智应对,不然那天晚上就难逃一劫了,我身上当时装着的三万元现金,一定被抢劫一空,那些混混身上有刀具,甚至人身也可能受到伤害,后果难以预料。这足见遇事要镇定,机智应对的重要性。这也足可以见到九十年代的西安社会治安之乱,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

      其实我们原来走的路是对的,我们很快就走出巷道,到了王得温先生家。我们给他讲了历险过程,他说:“你聪明,大声训斥他们,叫他们感觉到你就像一个公安局长,直接把他们吓懵了。这是你们的智慧。这巷子中已经发生过几次钱财被抢,人也被伤的抢劫事件了。” 他劝我们晚上再不要出去。

      尽管在西安遇到一些社会混混们制造的麻烦,但西安文化之行的收获也很明显,在王得温先生和史念海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及专家们多次见面。介绍了很多文物管理和考古研究方面的专职人员,接触到了很多专家,拿到了我们需要的一些远古文化研究资料。史念海先生和王得温先生与我们多次座谈,还专门带我们去半坡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座谈,并和半坡博物馆建立了业务联系,聘请了他们博物馆一位研究人员作为我们的业务顾问。他们对我们研究马家窑文化给予很多具体的支持和指导,这对我走进马家窑文化天地有很重要的意义。

众评声

      老会长的传奇人生令人敬佩,从中感悟到了老子所讲“祸福相依”的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看来一切都是老天最好的按排啊!      

一一杜录川评扬开2

      作者沿着马家窑彩陶的神秘纹饰,走进远古天地,走向世界彩陶文化髙地,这时候真正发现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原始最重要的远古根系,我的情感和命运融入到人类文明变迁的丰富和深沉厚的体验之中。向先生致敬,并问会长安!   

一一连振波评扬开2

      給王志安点赞:王志安对生活乐观和热爱,一生充满正能量,下海经商和控掘马家窑文化等工作中为人民和社会做出贡献,让生命闪闪发光。他才华横溢,聪慧,视眼高远,活力四射,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幸福。经历独特,有责任感有当担,不怕艰难,坚持学习,勇攀高峰,弘扬中国文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自立于人海,流芳青史。他为人正直,淡泊名利,暮年保持童心,创作大量书画作品。上北京等地交流展示,得到良好声誉,成绩突出,为大家树立了格外耀眼的临洮人的典范。

一一郑立山老师评扬开2

       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遗址西靠九龙山,面向洮河,遗存主要分布在山前平缓坡地上,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以及辛店文化遗存,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内容及模式。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发展而来,一路向西北、西南开拓,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化彩陶生产、交换和贸易为特色,重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孕育了西部诸多考古学文化,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早期通道,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一一易华微信文
       祝贺先生的《驾商海扁舟涉时代洪流》系列圆满收官。很期待您关于马家窑彩陶的新作。  
一一  张承君评结束语
      王老好!您的所有回忆录我都 一 一 拜读了,集结出版就是一部“浊世莲花——的苦行之林”。              
一一评结束语
       断断续续读完了您的作品,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恢弘的时代图景以及铸魂的书画图谱交相辉映,既充满力量又富有诗意,传递着爱与希望的力量。文中的每一笔、每一划、每一篇都凝聚着动人的故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能够找到共鸣与感动,彰显出您的大家风范、家国情怀,也成就了您不朽的传奇。期待您的新作,一览大家风范,如同春风拂面,不仅温暖人心,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艺术之花遍地绽放。                                                                           一一王信馆长评结束语
       “少历艰辛度世难,中得教诲勤攻坚;晚看夕陽歌盛景,當今歲月胜从前;"赠五湖散文小赋一首,祝老师健康愉快。  
——《学习雷锋精神纪念日》江流生评结束语
       读王老文品,胜过进修课。狄道文史中原汇,何老王老千里行,九洲书画展亚洲,五洲也知王教授。临洮不亏文史县,功绩响彻洮河边,洮河儿女为你赞…        

  ——铁骑留言评扬开2


美篇朋友点评
将个体命运融入国家民族复兴大计之中, 彰显了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  

——来自广东浩冬和忘羡评扬开2

挖掘并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遗产。        

——来自重庆A霞扬开2

文章所述内容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无限思考空间与精神营养。  

——来自江苏龚怡好评扬开2

以更大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发展脉络,并从中获取启示和智慧。 

——来自河南黑马王子评扬开2

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贤智慧,在当代舞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来自北京于锦评扬开2

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尊重之情。

——来自陕西Apple评扬开2

对于挖掘中华文明源头、关注社会发展与文化演进这一课题有了新的视野

和认知。   

  ——来自海南茅云芳评扬开2

深入研究马家窑与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结缘的故事令人感悟万千。  

——来自重庆小博士辅导班评扬开2

作者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忘初心,才能在文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来自北京庄评扬开2



有温度的语言

心中有事,若无其事,便是格局。

你的价值来自你内心的勇气与努力,而不在他人的赞誉与否定。

真正的幸福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安宁与喜悦。
阅读:19

首页

栏目

留言

联系